配资查询
近年来,广州充分发挥生态基础良好、金融支撑强劲的双重优势,主动探索超大城市美丽城市建设路径,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未来美丽广州如何建设?
近日,《美丽广州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下称《纲要》)在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网站上公示,明确了美丽广州建设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推动超低能耗、近零碳建筑规模化发展
美丽广州首先是产城共兴的绿色低碳广州。《纲要》提出,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动石化化工、钢铁、水泥、汽车等行业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进行节能改造,加快设备产品更新换代升级,推动石化等行业尽早达峰。实施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持续打造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率先建成现代化绿色制造体系。
同时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夯实煤炭煤电兜底保障,推动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和清洁高效利用,合理控制石油消费,持续推进天然气利用。大力推进光伏、生物质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探索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及运营模式,开展建筑光伏一体化试点。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布局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推动氢能在交通、电力、热力等领域的示范和规模化应用,推进加氢站和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
全面推广绿色建筑。《纲要》提出,推动绿色建筑高等级和规模化发展,到2035年,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加快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建设一批近零能耗建筑工程。
美丽广州也是空气常新、绿水长流的洁净优美广州。根据《纲要》,将以降低PM2.5浓度为主线,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支持各区和重点产业园区探索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路径。
建设清洁活力美丽河湖。强化流域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中心城区和郊区农村协同治理,推动流域治理向一级支流、二级支流延伸,加强小微水体治理与管护,强化流域水环境管理智慧决策支撑,打造清洁河湖水体。统筹“海洋-海岛-海岸”立体保护,全面推动海洋污染防治向生态保护修复和亲海品质提升转变,建设美丽海湾。
建设全域“无废城市”。推行工业绿色生产,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分类收集贮存及无害化处置。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推进全过程信息化环境监管。全链条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推进分类投放点和转运站点智能化、密闭式升级改造。
10分钟亲水岸,30分钟进森林
美丽广州还应该是全景大美的美丽山水花城。《纲要》提出,打造“新青山新六脉”生态品牌,共育美丽山水花城生态名片。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依托从山顶到海洋的全域多要素景观,构建“一脉三区、依山达海、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彰显依山、拥田、汇水、向海的岭南风貌,锚固山海相连、城田相映的山水型城市格局。
北部地区打造“山水百景图”,中部地区塑造“新青山新六脉”城市新名片,南部地区建设滨海未来城市。
广州市建设珠江前航道、珠江后航道、珠江西航道、东江滨水开放空间,实现滨江全线贯通。整合中心城区绿地资源及低效空间,提升沿线公园品质。打通并强化保护生态廊道关键节点,推动大型生态板块、城市公园、景区之间互联互通,构筑“森林环城、绿廊织城”的美好图景。
构建“多道合一”网络。加强全市生态游憩合作,共同推进碧道、绿道、南粤古驿道等衔接建设,因地制宜推动慢行10分钟亲水岸,慢行30分钟进森林。打造串联山江田园的百里翡翠双环,形成功能复合、慢行友好、无缝畅玩的绿色动脉。推进南沙明珠湾区建设环湾绿链,打造湾区绿色客厅。推进重点发展平台、交通枢纽地区和老城区的立体绿化建设,实现“绿屋繁星布、花墙绕街区、花桥绣花城”的立体绿化场景。
《纲要》提出,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水花城 活力新彩广州”为目标愿景,打造云山珠水山清水秀、田园家园优美宜居、城镇乡村疏朗有致、经济社会绿色低碳的美丽广州。
南方+记者 郎慧
通讯员 穗环宣配资查询
证配所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